财联社11月27日电,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新型电池的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两倍,有望将能源生产成本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为电子设备领域迈入小型化奠定了基础。
2023-12-02 财联社、云南网
一家位于美国休斯顿的公司,开创了一种新的储能方式,把地球变成电池,可以把能量廉价地储存在地下,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效率最高可达200%
2023-12-02 环球零碳
广汽集团、奇瑞商用车、东风汽车、凯傲集团、飞驰汽车、一汽解放、启辰、长安汽车、北汽福田、长城汽车等10家主机厂发布新进展,正加快布局氢车及核心部件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氢能汽车的发展比想象中更快。
2023-12-02 高工氢电
多条制氢线路并存,煤制氢是当前主要方式,电解制氢是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当前主流制氢方式包括煤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电解制氢。
2023-12-01 财联社
烽禾升的FHS高速热复合切叠一体机已顺利完成验收交付,FHS高速热复合切叠一体机稳定达到生产节拍400~480PPM,叠片速度实现0.125S/pcs的超高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2023-12-01 OFweek锂电网
青藏高原,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全力冲刺投产目标,预计每年可发出90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进一步缓解当地冬春枯水期的用电紧张情况;东南沿海,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完成全部工程安装,漂浮式风机和养殖网箱相结合,发电养鱼两不误
2023-12-01 人民日报、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与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就总投资266亿元的赤峰市风光氢醇一体化及氢能配套产业项目成功签约。主要建设年产11万吨电解水制氢设施、年产48万吨绿色合成氨装置、年产12万吨绿色甲醇装置、年产100台套电解槽装备生产线,预计2024年6月开工。
2023-12-01 全球氢能、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政府
按照工作原理和电解质的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可分为 4 种,分别是碱性电解水技术(ALK)、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PEM)、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技术(SOEC)和固体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AEM)。
2023-12-01 氢能俱乐部
电解水制氢技术进步迈入深水区,新型催化电极是重点突破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莒纳科技作为新型催化电极厂商,团队实力突出、先发优势明显、技术布局齐全,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2023-11-30 5e、高工氢电
近日,英国氢能航空公司ZeroAvia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该公司宣布与Ecojet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Ecojet将订购70套ZeroAvia的2MW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为其未来的飞机提供动力支持。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氢能动力飞机商业化的步伐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3-11-30 ZeroAvia\Ecojet 全球氢能网
西班牙氢气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H2SITE已委托世界上第一个船载氨裂解系统,该系统可产生高纯度氢气,并配有PEM燃料电池,用于为船舶的辅助消耗品发电。
2023-11-30 蓝水LAB、氢能源网
随着储能建设运营成本的下降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分布式储能在近年来正得到广泛关注。与集中式储能相比,分布式储能的选址安装更加灵活便利,更易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就地快速消纳。
2023-11-29 西部碳中和新能源联盟
历经多年蓄势和跌宕,储能终将走向碳中和的大江大河,面对新的淘汰赛和大洗牌,我们归结了储能领域目前所面临的10大深刻变局 、工商业储能3大发展趋势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3步走”发展路径。
2023-11-29 特储能智慧能源
长时储能前景广阔,已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我国储能将继续专注于新能源战略和双碳领域的液流电池研发及规模化应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推动长时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023-11-29 全球储能网
在“双碳”转型大背景下,随着国内峰谷价差拉大、产业链价格下降、各地补贴政策加码以及需求侧响应等盈利模式的逐步落地,我国工商业储能项目在多个省份已具备了较好经济性。浙江、广东、湖南等中东部用电量高的省份,工商业储能项目单日两次充放电的等效价差已超过1.2元/kWh,理论IRR超过15%,投资回报率优良。
2023-11-29 储能盒子
Gold Hydrogen是一家在南澳大利亚州勘探天然氢气的澳大利亚公司,该公司宣布,在其Ramsay 2号钻井现场发现地下氢气“含量升高”。今年10月,该公司在其第一个钻井地点Ramsay 1号发现了天然氢气的“显著浓度”,该地点距离第二个钻井地点约500米。
2023-11-29 能景研究、全球氢能网
一方面,借助CCUS技术,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有效削减全球变暖的影响。另一方面,CCUS技术能够帮助高排放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2023-11-28 氢能碳中和
陶氏化学首席执行官吉姆·菲特林日前表示,“氢气,以及碳捕集和封存对于化工业和其他能源密集型行业全面脱碳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氢气和CCS,就无法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特别是在能源密集型行业。因为在向净零排放过渡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能源密集型材料。如果想为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多晶硅,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就要使用大量能源”。
2023-11-28 中国石化报
我们总体技术路线图是希望到2025年将高压气态储运氢技术问题解决,实现自主可控;到2030年前解决液氢储运技术难题
2023-11-28 氢云链
本文简要介绍了氢气的基本性质与应用、能源转型中的氢能、氢的主要来源、天然氢形成机理与赋存状态、全球天然氢的发现情况、天然氢资源量估计、全球天然氢能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天然氢能的勘探开发方法、中国天然氢能勘探前景等内容
2023-11-28 地学新视野 赵改善
安全永远是工业生产的第一要素,对石化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往往点多面广,一旦发生事故,破坏力强,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较早、融合程度较深的一些行业领域,不少企业已建立起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企业安全效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流程.深入全面地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管控。
2023-09-28近年来,我国已逐步由化工品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大国,2022 年,我国化工行业规模已增长至 9.56 万亿元,供应了全球约 40% 的化工品。传统认知上,中国由于具有产业链配套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中低端化工品领域具备充足的竞争力,但是高端化工品领域仍然是中国化工的弱项,行业呈现“大而不强”特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 2025 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 以上。“减油增化”、迈向高端,已成石化行业大势所趋。
2023-07-28报告包含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意义、远景展望与发展路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难点与挑战:技术突破有哪些、市场机制建设、供应链安全等;强化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的发展格局等内容。
2023-11-29本报告是赛迪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一份关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新型储能国内外政策动态、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等情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023-11-28主讲人: 主讲人:英格索兰
主讲人: 主讲人:雷勃电气
主讲人: 主讲人:陈传斌 杨晓文 赵蔚雯 蔡欣 王迎迎
主讲人: 主讲人:孙萌 陈晋 苏苏 刘星 赵蔚雯